加厚幣,英文名字叫Piedfort或Extra Thick或Double Thick,意思是采取加厚坯餅生產的硬幣。加厚幣由于比同直徑的普通硬幣至少厚2倍以上,所以工藝難度極大,使得工作模非常容易損壞。所以真正面世的加厚幣,一定是藏家的心儀之物。無他,惟難求爾。
我國自1979年金銀幣初問世的時候起,加厚幣也隨之誕生。1979和1980兩年,加厚幣的發行出現了一個小高潮。不僅有加厚的金銀幣,甚至中奧和冬奧還有加厚銅幣,一時間受到海外藏家的熱捧。
然80年之后,加厚幣突然就杳無蹤影,直至中國金幣總公司成立之后。在1988年,生肖1盎司銀龍吹響了新中國加厚幣第二階段的號角。從1988年到1999年,隨著生肖1盎司加厚銀幣系列的推出,加厚幣的這種厚重美感又被向前推動了一大步。有了生肖引導,其他品種自然就歡呼雀躍地你方唱罷我登場。1991年是熊貓幣發行10周年紀念,這年出的加厚熊貓金銀幣自然不同“凡貓可比”。這兩枚加厚熊貓幣,分別是金熊貓系列和銀熊貓幣系列中唯一的一枚加厚幣,而且分別是金系列和銀系列中第一枚加字熊貓幣。不僅如此,2盎司熊貓銀幣還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枚2盎司熊貓銀幣。有了光環在身,1991加厚金銀貓必將迸發出它們應有的分量。
到了1992年,古代科技發明貴金屬系列幣便意氣風發地走入我們的視野。這套幣里,大珍之幣數不勝數。暫不表其他,單說第一組的古代科技發明加厚銀幣,就足以讓許許多多的藏家追捧。這套小規格加厚銀幣只鑄了2000套左右,可以想象其珍稀的程度。
然后是1996觀音菩薩幣和1997吉慶幣,這兩套幣的加厚價值很少被人注意,所以對藏家也是好事,可以在不經意之中,在自己的藏品集中增加這兩套物美價廉的好幣。
加厚幣第三階段的序幕,是由獲得“世界最佳銀幣”大獎的2盎司敦煌幣拉開的。2盎司敦煌幣上的盛唐菩薩像,法相莊嚴,浮雕高古,令人一望而生敬意。自2盎司敦煌幣而下,同為佛教藝術系列的龍門幣和麥積山幣便緊緊相隨,為世人奉獻杰出之作。當然,三星堆加厚銀幣也非常令人難忘。
加厚幣歷經三個階段,然徐徐回望,我們便發現每個階段的加厚幣都有其歷史特點。第一階段,工藝完美永遠是第一位的,為追求完美甚至不惜工本,設計師、雕刻師、生產者的盡心盡力皆能在幣上清晰體現。第二階段,工藝轉型,雖然設計平均水準較第一階段有所下降,但無論如何,加厚幣總是在設計、雕刻、生產上比一般幣能受到更多體貼入微的照顧。到了第三階段,機器能力日臻先進,再加上石窟藝術本為“圓雕+浮雕”形式的雕刻杰作,將其復制到仍然以雕刻取勝的金銀幣上,師出同源,自然效果奇佳。
更多精彩內容登陸上海聚金堂:http://www.bjyoan.net.cn
下一篇:什么是中國金幣?
?立即獲得免費定制設計方案
注:星號欄目為必填欄目歡迎添加
關注我們
微信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