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市場上主要有4種偽劣手法欺瞞集藏投資者。
手法一:虛構事實抬高產品身價。例如《清明上河圖》(書畫長卷復制品)號稱以故宮博物院所藏真跡為底本,由國家圖書館和首都圖書館永久收藏;《世紀偉人金鉆懷表》號稱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出具《國禮證書》。這些內容實際上子虛烏有。
手法二:偷換概念混淆產品實質。例如《毛澤東彩色金銀幣》、《齊白石國粹生肖幣》、《2007豬年賀歲幣》等產品,實際上只是紀念章,卻以“幣”自居。其實只要符合條件,并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郵政部門審批核準,均可制作和銷售此類紀念品,但一些廣告中卻冠以“國家權威部門破例、破格、特批”等用語,借此凸顯紀念品的唯一性,誤導廣告受眾。
手法三:虛假表示產品升值前景。廣告多以“走俏、轟動、火暴”等不實之詞形容產品銷售情況,宣稱“收藏前景無限、(價值)短期內必將一路飆漲”等內容,毫無依據地承諾或判斷產品升值前景,但是卻避而不談付出昂貴價格購買產品的風險。手法四:使用他人名義涉嫌違法或侵權。廣告中有多處違禁使用“外交部”、“中國人民銀行”、“國家郵政總局”等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名義,還有多處涉及“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”、“國家圖書館”、“首都圖書館”等單位或組織的名義,也未經同意或授權,并且表述內容與事實不盡相符,存在誤導的嫌疑。
上一篇:金銀幣收藏與投資要注意什么問題
下一篇:生肖紀念金銀幣的收藏魅力
?立即獲得免費定制設計方案
注:星號欄目為必填欄目歡迎添加
關注我們
微信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