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雖是黃金銷售淡季,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金銀紀念幣卻進入了高潮期,“孔府孔廟”、“一帶一路”、“熊貓幣發行35周年”紀念金銀幣先后到了廣州市場。錢幣市場仍沒有走出熊市,各類產品交易冷暖有別,有品種短時間里價格暴漲翻倍,有品種一到貨就被搶奪一空,有產品乏人問津或價格止步不前。
專業人士認為,挑選熊貓幣,首先應該辨真偽,并優先選擇那些工藝有特點的產品,而對于其他紀念幣,升值潛力首先要看發行量,再者才是主題與工藝。與投資很多產品一樣,錢幣市場投資,也不應盲目跟風,價格暴漲未必不會大跌,價格走跌未必不是“抄底”的時機。
剛剛上市的熊貓35周年金銀紀念幣屬于穩健看漲的品種,機構參與度不高,但由于工藝精湛(“剪影幣”首次上市)、發行量較小,散戶買入的熱情較為高漲。永正紀念幣、廣東粵寶等機構,首批到貨的產品已經被搶購一空,第二批貨的預訂量也要好于今年其他所有的金銀幣產品。與之命運類似的還有之前上市的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金銀幣,由于到貨廣州的數量較少,也是一上市就被買斷貨。不過,兩類產品的價格都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上升,體現了錢幣市場仍在熊市的特點。
與之對應的是,前期被市場看好的孔府孔廟主題紀念幣,走勢并非良好,購買者數量有限,而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不前(金銀幣一直在4000元每套上下)。對比“一帶一路”,“孔府孔廟”的工藝設計顯然更加精湛、文化內涵更濃,前期遇冷走勢也在多數專業人士的預料之外。在以往市場中,類似文化主題的紀念幣總是受到藏家追捧,而政治、體育主題的紀念幣才是冷門品種,2017年的走勢似乎與之相反。
從1982年首次發行,之后年年發行,熊貓金幣已經在世界金幣發行史上出現了35年,橫亙了中國金銀幣的發行歷史。那么,從投資收藏的角度看,什么樣的熊貓幣增值更快或更有增值潛力呢?
剛剛在廣州上市的熊貓幣發行35周年紀念金幣,所以受到追捧,就是因為其首次出現了“剪影熊貓”的創新圖案,帶著濃郁的網絡時代特點,體現了80后設計師團隊的當代美學思維;與之類似的品種還有鉑金熊貓幣等。而從廣州海珠路、北京路二級市場來看,工藝考究、圖案中熊貓數量多、熊貓神態活潑有生氣的金銀幣,往往成為歷史走勢的“贏家”,獲得了超越其本身材料價值的“升水”。
另外,熊貓幣分為普制幣與精制幣兩種,去年12月開始在中國城市上市的2017年熊貓套裝就是屬于普制幣,是嚴格意義上的投資型金幣,發行量較大,每年上市,也與南非福格林金幣、美國鷹洋金幣、加拿大楓葉金幣、奧地利音樂金幣并稱為世界五大投資型金幣。而剛剛在廣州上市的熊貓幣發行35周年紀念幣被稱為精制幣,仍屬于紀念型金幣,與孔府、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幣沒有什么身份上的差異,發行量不過幾萬枚,并非按年發行,而是為了熊貓幣領域發生的特殊事件而“紀念”上市的。通常意義上,精制幣比普制幣更有“升值”潛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