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使用金銀的歷史悠久,而銀在歷史上,被作為貨幣,流通時間較長。
除了制成貨幣流通,銀還被制成飾品、茶具、餐具等只流行于上流社會的各類器物,在很長的一段歷史里,銀器與金器被歸類為重金屬,是身份地位的象征。
在很多的歷史文獻里,都提到了銀器,那么,就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評價銀器的。
茶圣陸羽在《茶經》卷中,四之器中提到:“用銀為之至潔,但涉于侈麗。雅則雅矣,潔亦潔矣,若用之恒,而卒歸于鐵也。”意為:用銀器最為潔凈,但過于奢侈華麗,確實是雅致、潔凈,若要經久耐用,終歸是鐵好。雖然陸羽認為鐵器茶具比較經久耐用,但銀器確實是最為潔凈的。
明朝許次紓《茶疏》中記:“茶注以受他氣者為良,故首銀次錫。”大致意思為煮茶用純銀制壺最好。
除了茶人發現銀器制壺煮茶最為潔凈,中醫上還發現銀的藥用價值,以銀來入藥。
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(《別錄》):“銀屑,安五臟,定心神,止驚悸,除邪氣,久服輕身長年。”李時珍以銀屑入藥,來鎮驚安神、解毒消腫、滋養肝腎。
以上內容可見,銀自古以來無論是作為茶具還是作為一味藥,都是有巨大價值的。
在古代無論是開采銀礦或是發掘銀礦技術還是受限,銀在古代還是比較稀少、珍貴的。
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發展,銀的開采、挖掘已經不受技術限制,銀的產量也越來越高,比起黃金白銀的價格相對較低,所以市面上銀器制品也會比較多。在茶界,銀制茶具也備受眾人關注。
那它到底是因為什么被眾人所關注的呢?這和它自身的屬性和作用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。
泡茶的利弊·關于銀壺
銀的化學性質較為穩定,不會與氧氣反應,可以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,但是會與硫發生反應轉化為硫化銀,此時銀表面就會變成黑色。
眾所周知,銀離子具有殺菌、抗菌、保鮮的作用,因此用銀器制品盛放水或其它物品有不易發酵變酸的特點,所以說純度高的銀是安全金屬。
經過眾人實踐發現,用銀壺泡茶可以從一些方面上改善茶葉品質,使泡出的茶滋味呈現好的口感。
上一篇:中國白銀現貨指數CSSI走勢日報
下一篇:紀念銀幣制作可以應用于哪些場合
?立即獲得免費定制設計方案
注:星號欄目為必填欄目歡迎添加
關注我們
微信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