臆造幣
何為臆造幣?臆造幣是指幣商憑借著自已的錢幣知識和對時代背景的理解,迎合集藏者的心理,憑空制造出來的古代或退出流通的錢幣,鑄幣發行無關,目的在于謀取高額利潤。
而歷史上大清金幣是存在的,是清代正式鑄造的金幣,設計精致,雕刻精良,仍之品。
一幣一史,讓我們通過這枚大清金幣來學習一段歷史,了解一下金幣背后的故事。19世紀末20世紀初,曾經有過建立本位制度的議論,有人主張在中國實行金本位制,光緒丙午(1906)、丁未(1907)年間,由戶部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打制過大清金幣和大清銀幣樣幣。但“因藏金不足導致"金本位制"未立,1910年,頒布《幣制則例》,正式采用“銀本位制”,以“元”為貨幣單位,因此大清銀幣發行,而大清金幣沒能發行,而存世的僅見丙午、丁未大清金幣兩種樣幣。
大清銀幣
“大清金幣,光緒丙午(1906)、丁未年(1907),北洋廠鑄,乃日本雕模,較一般銀圓略大,用赤金,重庫平一兩,背蟠龍紋,面中‘大清金幣’四字,左右‘丙午’或‘丁未’二字,下‘壹兩’二字。”這摘于李伯琦(李鴻章侄孫,曾在戶部天津造幣總廠任職)1934年發表于《學風》第4卷第6期上的《中國金幣考》內的一段記述。說明大清金幣沒有庫平五錢,只有庫平一兩,“庫平一兩”為37.301克。
大清金幣正面字體沖壓力強,如刻立體于幣面之上,遒勁有力,神韻超逸!
背面鑄有五爪金色蟠龍一條,祥瑞云朵圍繞周圍 外側為細線條,神龍紋路清晰 宛如刀功刻出的一樣,龍睛如電,騰飛之感,盡顯幣上。
反觀現在工藝品、臆造幣,字體呆板,沒有沖壓力感,背面蟠龍龍鱗模糊不清,毫無生氣,為了彌蓋工藝的缺陷,故意做舊,包漿不符。
大清銀幣都是十大名譽品之一,而大清金幣更是之寶,每當它的身影出現在拍賣會上,立即引起轟動,成交價。不法分子的利益驅動,愛好者的錢幣知識欠缺與逐利心理,加或許這就是珍貴的錢幣成為臆造幣,仿造幣的重災區的主要原因吧。學習積累錢幣收藏知識,才能收獲收藏之財富,否則,夢會破碎!
上海聚金堂為客戶定制金銀紀念章、金銀條、金銀盤、金銀元寶、銅章、大銅章及各類異形貴金屬紀念品及貴金屬工藝品。幫助客戶打造公司品牌,激勵員工,增強團隊凝聚力,紀念重大事件等。公司本著以客戶至上,誠信為本,品質為寶的經營理念,為顧客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!
下一篇:做好這四步蝕刻金屬徽章才能不破相
?立即獲得免費定制設計方案
注:星號欄目為必填欄目歡迎添加
關注我們
微信咨詢